刘崇茹教授课题组

科学研究

Science Research

科学研究

Scientific Research

  •        课题组成立于2006年,历经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成立、新能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并通过验收,团队长期从事交直流混合输电的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从事包括直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与控制,交直流系统相互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科研方向可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研究领域

  • 柔性直流PSCAD电磁暂态仿真平台

    MMC硬件在环仿真平台

    高压直流PSCAD电磁暂态仿真平台

    • 《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目录

        《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运行特性分析》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运行特性分析方面。主要包括:交直流混合系统潮流计算方法、交直流混合系统状态估计、交直流混合系统可观测性分析、交直流混合系统灵敏度分析、交直流混合系统网损分析、静态电压稳定问题、紧急功率支援等,并讨论了受端系统分层接入方式下的控制策略。

        《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运行特性分析》从交直流系统运行和中长期稳定运行的角度分析直流输电系统的特征,并分析交直流混合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问题。对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潮流计算、灵敏度分析、状态估计、网损分析、连续潮流计算等方面阐述交直流混合系统在运行分析问题上与纯交流系统的不同之处,以及目前理论和实践上的解决办法。

      内容简介

      前言
      第1章 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概述 1
      1.1 绪论 1
      1.2 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 3
      1.2.1 LCC-HVDC系统基本原理 3
      1.2.2 VSC-HVDC系统基本原理 5
      1.3 国外直流输电工程概况 8
      1.4 国内直流输电工程概况 11
      1.5 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3
      参考文献 18


      第2章 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的潮流计算 21
      2.1 交直流混合系统潮流概述 21
      2.2 交替求解思想 21
      2.3 直流输电系统描述方程 24
      2.3.1 直流输电系统换流器特性方程 24
      2.3.2 直流输电系统控制方程 25
      2.3.3 直流输电系统网络方程 26
      2.4 典型的交直流系统潮流算法 26
      2.4.1 直流输电系统状态变量的选择 26
      2.4.2 直流输电系统潮流方程的矩阵形式 27
      2.4.3 Gauss-Seidel迭代法求解直流方程 30
      2.4.4 双端直流系统 31
      2.4.5 交直流系统典型算法的应用 32
      2.4.6 潜在的问题 33
      2.5 系数矩阵求逆的可行性分析 33
      2.5.1 G的可逆性分析 33
      2.5.2 G奇异时的一种处理方法 38
      2.5.3 存在的缺点 45
      2.6 有效的交直流混合系统潮流算法 46
      2.6.1 算法的三个特点 46
      2.6.2 直流子系统潮流方程 47
      2.6.3 交流子系统潮流方程的处理 52
      2.6.4 鲁棒性分析 54
      2.6.5 理论分析 56
      2.6.6 仿真结果 59
      参考文献 61

       

      第3章 交直流混合系统状态估计 63
      3.1 交直流混合系统状态估计问题的产生 63
      3.2 预备知识 64
      3.2.1 矩阵的迹 64
      3.2.2 分块矩阵求逆 64
      3.2.3 矩阵对标量的微分运算 66
      3.2.4 矩阵对矩阵的微分 67
      3.2.5 最小二乘法 68
      3.2.6 电力系统状态估计 71
      3.3 最小二乘法类算法 76
      3.3.1 基本加权最小二乘法 76
      3.3.2 快速分解状态估计 78
      3.3.3 状态估计算法的特点 84
      3.3.4 最小二乘法存在的问题 86
      3.4 不良数据辨识 87
      3.4.1 概述 87
      3.4.2 量测残差 89
      3.4.3 不良数据的检测 91
      3.4.4 不良数据的辨识 97
      3.5 交直流混合系统的状态估计 104
      3.5.1 直流系统选择状态变量 104
      3.5.2 混合系统状态估计要解决的问题 105
      3.5.3 常用算法 107
      3.5.4 量测方程描述 110
      3.5.5 几种算法的性能比较 111
      参考文献 115

       

      第4章 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的可观测性分析 117
      4.1 引言 117
      4.2 交流系统可观测性分析的拓扑算法 118
      4.2.1 对量测系统分析的一些基本认识 118
      4.2.2 交流系统可观测性分析 119
      4.3 交流系统可观测性分析的数值算法 129
      4.3.1 基于三角分解的可观测性分析算法 129
      4.3.2 可观测性分析数值算法的步骤 133
      4.3.3 交流系统可观测性分析数值算法与拓扑算法的比较 134
      4.4 含LCC-HVDC的交直流可观测性分析 134
      4.4.1 交直流输电系统可观测原理分析 134
      4.4.2 交流部分和直流部分的相互影响 135
      4.4.3 直流系统的可观测性分析 138
      4.4.4 交直流系统可观测性 142
      4.4.5 算例分析 143
      4.5 含VSC-HVDC的交直流可观测性分析 146
      4.5.1 VSC-HVDC换流站的数学模型 146
      4.5.2 VSC-HVDC换流站和交流系统的相互影响 149
      4.5.3 VSC-HVDC系统的可观测性分析 150
      4.5.4 VSC-AC系统可观测性分析算法 151
      4.5.5 算例分析 152
      4.5.6 LCC-HVDC和VSC-HVDC可观测性分析算法比较 153
      参考文献 155

       

      第5章 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灵敏度分析 156
      5.1 概述 156
      5.1.1 灵敏度分析方法简述 156
      5.1.2 交直流输电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 157
      5.1.3 灵敏度分析的纲要 157
      5.2 交直流混合系统灵敏度分析 158
      5.2.1 直流输电系统空载电压保持不变 158
      5.2.2 直流输电系统控制方式保持不变 164
      5.3 MIDC系统输送功率对交流输电系统的灵敏度分析 173
      5.3.1 MIDC系统特点 174
      5.3.2 MIDC系统运行方式 174
      5.3.3 MIDC系统输送功率对交流输电系统电压的灵敏度 176
      5.3.4 MIDC系统运行方式实例分析 178
      5.4 直流输电系统控制参数对连接母线电压幅值的影响 180
      5.4.1 解耦求解交直流输电系统灵敏度矩阵 181
      5.4.2 联合求解交直流输电系统灵敏度矩阵 186
      5.4.3 解耦求解和联合求解区别的讨论 190
      5.4.4 实例分析 190
      参考文献 195

       

      第6章 交直流输电系统网损分析 197
      6.1 概述 197
      6.2 系统分析 198
      6.2.1 换流站模型 198
      6.2.2 控制模式1 199
      6.2.3 控制模式2 199
      6.3 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优化模型 200
      6.3.1 优化模型 200
      6.3.2 SQP方法 200
      6.3.3 拟牛顿法求解 202
      6.3.4 网损灵敏度 205
      6.3.5 算例分析 207
      6.4 交直流并列运行系统网损的影响因素 211
      6.4.1 网损构成分析 211
      6.4.2 换流站运行方式对网损的影响 214
      6.4.3 控制参数对网损的影响分析 220
      6.4.4 对网损的影响的分析总结 222
      参考文献 223

       

      第7章 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静态电压稳定问题的研究 225
      7.1 引言 225
      7.2 连续潮流计算方法 225
      7.2.1 带参数的潮流方程 226
      7.2.2 预测环节 227
      7.2.3 参数化过程 227
      7.2.4 步长控制 228
      7.2.5 校正环节 228
      7.2.6 发电机功率越界的处理 228
      7.2.7 功控制策略 229
      7.2.8 直流输电系统的协调控制 231
      7.2.9 PV曲线的求取 234
      7.3 换流变压器分接头档位和运行方式的调整 240
      7.3.1 换流变压器分接头档位的调整 240
      7.3.2 非定角度控制运行 240
      7.3.3 定角度控制运行 242
      7.3.4 计算档位和档位变比 246
      7.4 换流器运行方式的调整 247
      7.4.1 换流器控制方式 247
      7.4.2 调整方案 248
      7.4.3 小结 251
      参考文献 251

       

      第8章 幅值自适应的阶梯式紧急功率支援技术 253
      8.1 引言 253
      8.2 紧急功率支援的影响因素 254
      8.2.1 交流电网强度的影响 255
      8.2.2 直流系统控制方式的影响 258
      8.2.3 功补偿能力的影响 263
      8.3 幅值自适应的阶梯式紧急功率支援控制技术 264
      8.3.1 新型紧急功率支援控制原理 264
      8.3.2 功率提升模块的判据 266
      8.3.3 控制模块参数整定 269
      8.3.4 与传统功率提升控制仿真对比 274
      8.4 多回直流输电能力及稳定性分析 276
      8.5 紧急功率转移控制器 279
      8.5.1 基本控制原理 279
      8.5.2 变阶梯分段式功率提升控制 279
      8.5.3 控制器的协调与启停信号 280
      8.5.4 算例与验证 281
      参考文献 286

       

      第9章 受端分层接入方式下的直流控制策略 287
      9.1 引言 287
      9.2 换流器独立控制方式 288
      9.2.1 按极控制模式和独立控制模式 288
      9.2.2 谐波分析 291
      9.2.3 定电压端和定电流端的确定 294
      9.3 附加功率-电压控制 296
      9.3.1 附加功率-电压控制原理 296
      9.3.2 附加功率-电压控制器结构 298
      9.3.3 功率调节能力分析 299
      9.3.4 功率转移 300
      9.3.5 仿真验证 302
      9.4 紧急功率协调控制 307
      9.4.1 新型紧急功率支援控制原理 307
      9.4.2 各换流器的功率分配问题 308
      9.4.3 功率协调控制 310
      参考文献 316
      附录A 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算例 317
      A.1 双端直流输电系统 317
      A.2 三端直流输电系统 319
      A.3 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 321
      A.4 三馈入直流输电系统 321
      A.5 多回直流输电系统 322

       

      致谢 323

    • SCI期刊论文

      其它期刊

      硕士论文

      博士论文

      2018-03-01

      2017-03-01

      2017-03-01

      2017-03-01

      2017-03-01

      2016-03-01

      2016-03-01

      2016-03-01

      2015-03-01

      2015-03-01

      2015-03-01

      2015-03-01

      2015-03-01

      2015-03-01

      2014-03-01

      2014-03-01

      2014-03-01

      2013-03-01

      2013-05-01

      2013-03-01

      2013-03-01

      2013-03-01

      2012-03-01

      2012-03-01

      2012-03-01

      2017-06-01

      2012-03-01

      2010-05-01

      2008-12-01

      2008-12-01

      2017-06-01

      2016-06-01

      2016-06-01

      • 2020-01-23

        2020-09-02

        2020-02-25

        2017-08

        2020-10

        SCI期刊论文

        2015-12-29

        2015-06-10

         

        2015-04-10

         

        2015-02-25

         

        2015-02-10

         

        2014-09-05

         

        2013-09-25

         

        2013-11-10

         

        2013-06-25

         

        2012-05-05

         

        2012-10-10

         

        2012-07-05

         

        2012-01-25

         

        2012-01-05

         

        2011-12-25

         

        2009-01-10

         

        2009-07-05

         

        2007-11-05

         

        2007-06-25

        2007-05-25

        2007-05-10

        2006-12-30

        2005-08-30

        2005-02-25

        2005-11-10

        2004-04-20

        2004-11-25

        2004-10-15

        2004-10-25

        2004-06-25

        2003-07-25

        2002-02-10

        2019-09-25

        2019-08-12

        2018-11-06

        2018-11-01

        2018-08-14

        2018-04-20

        2017-06-27

        2017-06-25

        2016-11-10

        2016-07-07

        2016-07-05

        2015-12-31

        2015-11-25

        2015-10-25

        2015-09-05

        2015-07-05

        2020-09-24

        2017-07

        2020-06-09

        2019-11-25

        2020-01-03

        2017-10-12

        2017-01-16

        2017-03

        2017-01

        2016-09

        2016-05-12

        2016-04-22

        2015-11-26

        2015-08-27

        2015-07

        2014-10-30

        2014-03

        2012-11

        2010-09-16

        2019-04-18

        2020-02

        2018-07-02

        2017-12-29

        2017-12-29

        2017-07-04

        2017-05-01

        2017-05-16

        2017-06-29

        2016-08-25

        2017-04-25

        2017-04-08

        2016-06-08

        2016-05-08

        2016-02-25

        2017-06-01

        2015-11-30

        2016-06-01

        2014-12-10

        2014-11-15

        2014-11-30

        2014-02-05

        2013-07-05

        2011-12-10

        2010-02-10

        2007-10-05

        2007-05-05

        2006-05-15

        2008-03-16

        EI期刊论文

        其它期刊

        SCI期刊

        2020-10-27

        2020-10-27

        2007-05-25

        2021-03-23

        2020-11-12

        2021-02-20

        2021-04-20

        2021-04-27

        2021-06-22

        2021.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稳态相量模型及功率区间计算方法(录用)

        2021.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动态附加频率控制策略(录用)

        2021.A Detailed Analysis of Local and Concurrent Commutation Failure of Multi-Infee...(accepted)

        2021.Steady-state Power Operation Region of a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Connec...(accepted)

        2021.Coordinated control of DC circuit breakers in multilink HVDC grid(accepted)

        2021.A Clamping Type DC Circuit Breaker with Short Fault Isolation Time and Low En...(accepted)

        2021.A Novel Dynamic Additional Frequency Control Strategy for VSC-MTDC system(accepted)

        2021.Mechanism Analysis of Additional Damping Control Strategies for the High-frequ...(accepted)

      • EI检索会议论文

      • 2017-03-01

        2018-03-01

        2018-03-01

        2018-06-01

        2018-03-01

        博士毕业论文

        博士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 实用新型专利

      授权发明专利

      PCT

      1. METHOD FOR ONLINE ADAPTIVE SUPPRESSION OF HIGH-FREQUENCY OSCILLATION CAUSED BY FLEXIBLE DIRECT CURRENT
      1. 一种提高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仿真能力的方法
      2. 用于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可观测性分析的方法
      3. 一种交流系统次同步振荡分析方法
      4. 一种兼顾稳定性与经济性的交直流系统直流落点选择的方法
      5. 基于RTDS的MMC自定义子模块的设计方法
      6. 确定黑启动最短加权路径的方法及装置
      7. 发电机启动顺序优化方法和系统
      8. 一种快速建立交直流混合系统小干扰状态空间模型的方法
      9. 一种紧急功率支援控制方法
      10. 一种基于载波移相调制的MMC冗余保护策略的实现方法
      11. FCB机组布点方法
      12. 一种基于串补作用系数法的次同步谐振筛选方法
      13. 一种结合黑启动优化模型与FCB工况的机组布点方法
      14. 一种考虑尾水管水压脉动情况的水电孤岛频率抑制方法
      15. 一种改善双馈机组接入后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方法
      16. 一种含周期优化控制的MMC冗余保护方法
      17. 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18. 一种交直流混联系统不对称故障分析方法
      19. 一种连接不同强度交流系统的整流站运行特性的分析方法
      20. 一种适用于高电平MMC的子模块电容电压分层的均压控制方法
      21. 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的功率控制方法和系统
      22. 用于直驱式风力发电机低电压穿越的功率控制装置及方法
      23. 具备同期并网功能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平滑启动方法
      24. 适用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附加直流电压控制方法
      25. 一种MMC多子模块自定义集成元件的设计方法
      26. 基于多核控制器技术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控制方法
      27. 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均压控制方法
      28. 基于分类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电容均压控制方法
      29. 一种搜索圆半径可控的电力系统小干扰特征值计算方法
      30. 一种适用于非对称运行状态的换流器开关函数建模方法
      31. 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分层放电控制系统及方法
      32. 基于静止同步补偿器的电力系统紧急状态辅助控制方法
      33. 基于载波移相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热冗余策略
      34. 一种提高MMC高效电磁暂态模型仿真精度的方法
      35. 钳位双子模块型MMC电磁暂态等效方法
      36. 基于载波相移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控制系统建模方法
      37. 一种由PSCAD到ADPSS的电磁暂态模型和元件图形的自动转换方法
      38. 基于实时数字仿真器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桥臂建模方法
      39. 一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改进附加频率控制方法及系统
      40. 种柔性直流输电交流化运行方法
      41. 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并行控制系统及方法
      42. 一种在线自适应抑制柔性直流引起的高频振荡方法
      43. 考虑直流输电系统启动顺序和恢复过程的系统恢复方法
      44. 一种多端MMC-HVDC双极短路故障电流计算方法
      45. 一种MMC-HVDC系统控制参数优化方法
      46. 一种适用于FPGA的MMC电容电压均衡控制方法

       

       

      1. 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2. MMC桥臂模块以及MMC
      3. 用于MMC的控制器和控制系统
      4. 一种MMC数字仿真通用设备机柜
      5. 一种MMC数字仿真通用设备的接线装置
      6. 一种多端MMC-HVDC双极短路故障的放电电路
      7. 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集中控制系统

       

    • 软件著作权

      1. 电力系统常用分析软件的数据交互与拓普分析软件V1.0
      2. 电力系统常用分析软件的数据交互与拓普分析软件V2.0
      3. 与EMS接口的拓扑分析及发电机同调处理软件V1.0
      4. 与EMS接口的拓扑分析及发电机同调处理软件V2.0
      5. 具备自校验功能的BPA数据更新RTDS模型软件V1.0
      6. 与RTDS接口的BPA数据检索及命名软件V1.0
      7. 基于系统恢复时间最短的FCB机组布点软件V1.0
      8. ADPSS到PSCAD电磁暂态模型与图形智能转换软件V1.0
      9. PSCAD到ADPSS电磁暂态模型与图形智能转换软件V1.0
      10. 考虑发电机详细启动时间模型的电网系统恢复软件
      11. 直流输电系统参与系统恢复的启动过程软件V1.0

请尊重版权,不能用于商业行为,否则追究法律责任!